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专题党课讲稿
2023-10-16 280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专题党课讲稿

马克思具有丰富而深邃的哲学思想,其基本观点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和体系,需要我们解读并加以解释。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与确立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首先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是苏联学者。德波林的《辩证唯物主义纲要》和布哈林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开启了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先河,但二者并没有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部分。

首次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部分的是芬格尔特和萨尔文特编著、1929年出版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标志着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分结构”体系初步形成。米丁和拉祖莫夫斯基主编,分别于1932年、1934年出版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下册,则标志着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基本形成。米丁等人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定义和定位,关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关系的说明,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以恩格斯、列宁等人的思想为理论依据的,是对恩格斯、列宁等人思想的发挥。1938年,斯大林出版《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有所变化的形式肯定了米丁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所建构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二分结构”体系。后来在苏联占主导地位、康斯坦丁诺夫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所建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和米丁等人在《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中所建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在本质上、总体上也是一致的。

问题在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上,不存在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推广”“应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过程。恰恰相反,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同时就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二者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推广”“应用”的观点,既没有科学依据,又不符合历史事实;更重要的是,这一观点没有真正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第一个伟大发现的真实内涵,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划时代意义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忽视、被淡化了。

西方、东欧、苏联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建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专题党课讲稿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7442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