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抗美援朝战争的深远影响
2023-10-18 316

 

党课讲稿:抗美援朝战争的深远影响

近些年来,国内的意识形态领域比较混乱。搞历史虚无主义的人极力诋毁毛泽东,极力诋毁中国共产党,也极力诋毁抗美援朝战争。关于抗美援朝战争,今天介绍四个问题:一是抗美援朝的出兵决策;二是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三是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四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影响。

一、抗美援朝的出兵决策

195010月上旬,中共中央多次召开书记处会议和政治局扩大会议,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要战略决策。108日,毛泽东同志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名义签署了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中共中央的出兵决策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做出的呢?为什么决策出兵?

(一)决策出兵的背景

背景一:国内背景

这个时候,新中国成立刚刚一周年,国内恢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但是各方面的困难仍然很严重。

政治上,一是大规模的战争已经结束,但大陆的西藏和沿海的台湾少数岛屿还没有解放,人民解放军还有重大作战任务;二是新解放区剿匪取得了重大成绩,东北、华北地区的匪患已经基本消灭,但在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新解放区大部分土匪还没有剿灭,特别是广西、湖南、福建、浙江等省,匪患还相当严重,土匪活动猖獗,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定;三是新解放区多数基层政权已经建立,但还有一部分基层政权没有建立,已经建立的也还不巩固;四是占全国人口总数三分之二以上的新解放区土地改革刚刚开始。

经济上,重点恢复铁路公路交通和水利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全国原有21700多公里的铁路全部恢复通车,东北和华北地区已经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全国工农业生产比1949年有明显增长,其中粮食产量为2400亿斤,增长11%;棉花产量为1420万石,增长59.7%;钢产量为60.6万吨,增长283.5%,但是还远未达到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前的最高生产水平。这几项中,粮食产量仅仅相当于1936年以前总高水平的63%,棉花产量相当于最高水平的86.5%,钢产量相当于1936年以前的83.6%。也就是说,国民经济恢复任务还相当繁重。

军事上,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这时候已经达到500多万,极需要精简人员,支援国民经济恢复,精简整编工作刚刚开始。军队的武器装备基本上还是小米加步枪的水平。海军、空军、炮兵、装甲兵这几个军兵种的领导机关已经相继建立,但作战部队除了炮兵较有基础以外,空军、海军和装甲兵部队都在组建过程当中,军队极需要加强现代化建设。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22年革命战争以弱胜强的经验,有同国民党军和侵华日军作战的经验,战斗意志顽强,但现代化水平低,也没有现代化战争经验,除了少数部队准备解放台湾、西藏和正在进行剿匪作战外,大部分野战军这个时候已经转入担负工农业生产任务。1950625日朝鲜内战爆发前,解放军没有打仗的准备,朝鲜战争爆发后做了必要的防范准备,组建了东北边防军。

195066日到9日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部署全国的中心任务,是从1950年起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集中精力恢复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刚刚展开,新中国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生活秩序这个时候都没有步入正轨。

背景二:国际背景

第一,美苏两国已经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盟友变成了尖锐对立和斗争的对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民主阵营两大阵营已经形成。朝鲜战争爆发是这两大阵营尖锐对立和斗争的产物。朝鲜战争爆发后,在朝鲜问题上的对立和斗争成了两大阵营在东方斗争的焦点。

第二,美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这个时候气势汹汹、不可一世,就是当时比较强大的苏联也惧怕它三分。美国以朝鲜战争爆发为契机,推行争霸全球的遏制共产主义战略。1950625日朝鲜内战爆发,626日美国就进行武装干涉,同时命令其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27日,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发表声明,宣布了上述事项,同时还宣布增加在菲律宾的美国军队,对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战争提供援助。77日,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组成“联合国军”的决议,使美国对朝鲜内战的干涉披上了联合国的外衣。9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成功,朝鲜战争形势发生逆转,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不得不实行战略撤退。927日,美国当局命令“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地面部队要越过“三八线”作战,占领整个朝鲜。

第三,中国革命胜利以后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路线。1950年的214日,中国和苏联两国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美国这个时候联合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了在政治上颠覆、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外交上孤立的政策。

背景三:中美两国经济力量和军队武器装备强弱优劣极为悬殊

新中国成立刚刚一年,还处于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状态,而美国这个时候已经有175年的资本主义发展历史,并且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发了横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跃成为资本主义最强国。1950年,中国的工农业总产值(现在叫GDP)一共为574亿元人民币(这是按1955年新币制计算的),相当于229亿美元;而美国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848亿美元,是中国的12倍。中国的钢产量是60.6万吨,美国这个时候的钢产量是8772万吨,是中国的144倍。美国有强大的海军和空军,195010月美国投入到朝鲜战场上的作战飞机已经达到1200架,海军各种舰船艇达到300艘,坦克800余辆,而整个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时候一共有作战飞机110余架,无论是飞机的性能还是飞行员的技术水平都不如美军,更谈不上飞行员的作战经验,海军还没形成战斗力。我国装甲兵也在组建过程当中,美军投入朝鲜战场的地面部队,每个师就装备有各种火炮950多门、坦克140多辆、各种车辆3800余辆,而当时人民解放军中装备最好的东北边防军一个军装备各种火炮才540余门,相当于美军一个师各种火炮的二分之一略强一点。我们所有的军都没有坦克,出国的时候每个军临时配属运输车辆100台,美军是一个师3800余辆。

这就是当时中共中央决策出兵抗美援朝的主要背景。

(二)决策出兵的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敌我双方武器装备和经济力量强弱优劣对比极为悬殊,中共中央为什么还决策出兵抗美援朝呢?这应该说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

第一个是直接因素。所谓直接因素就是,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以金日成(当时是劳动党,也是共和国首相)和朴宪永(当时是劳动党副书记,副首相兼外相)联名的形式给毛泽东写了“求援信”。这封信是1950101日写的,信中介绍了朝鲜战争爆发以来的有关情况,信的最后提出:“在目前敌人趁着我们严重的危急,不予我们时间,如要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这是金日成、朴宪永联名信里边提出的请求。

正是因为有了朝鲜的请求,中共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才在195010月上半月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讨论援助朝鲜的问题。仅10月上旬就于2日、4日、5日下午召开了三次会议,2日下午是书记处会议,4日、5日两个下午是政治局扩大会议。5日下午的政治局扩大会议统一了认识,做出了出兵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这是直接原因:朝鲜提出请求。

第二个是根本原因或是核心原因,就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任何国家领导人做出任何重大决策,首先都要考虑自己国家的根本利益。那么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表现在如下几点。

一是维护国家主权。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同时,命令其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也就是侵占了中国的版图,干涉中国内政,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所以中国不能没有反应。当时除了抗议声讨以外,中央和国家的领导人就已经考虑到,可能要同美国人打一仗。周恩来当时讲,“625日朝鲜战争爆发,给了我们新的课题:支援朝鲜人民,推迟解放台湾。”

二是保卫东北地区的国防安全美国投入朝鲜战争的空军飞机,于1950年的827日开始,就不断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的城镇和乡村,地面部队准备越过三八线向中朝边境推进,严重威胁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安全。

三是维护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东北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地区,东北地区的经济恢复和建设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和示范作用。新中国的工业基地当时一半在东北,而东北的工业基地一半在辽东辽南。如果中国不出兵,让美国压在鸭绿江边,整个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无法进行正常建设。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讲稿:抗美援朝战争的深远影响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7465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