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时代发展思想党课讲稿: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
一、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指出:“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祖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从2012年至2021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累计下降约26.2%,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由61.7%提高到84.9%,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但必须清醒看到,“三废”达标排放、土壤重金属超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黑臭水体治理等环境污染整治任务仍然十分严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确保污染防治攻坚战圆满收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精准实施季节性差异化管控措施,提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根除重污染天气,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打好净水保卫战,推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水源地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加强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强化入河(湖、海)排污管理。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坚决打赢净土保卫战,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强化工业污染场地治理。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大种养业污染防治力度,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净化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加强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工作机制。通过打好三大攻坚战,打造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的良好生态环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二、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色日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从2012年至2021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由45.5%增长到53.3%,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9.4%提升到15.1%,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壮大。但也要看到,“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仍然没有根本改变,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才刚起步。针对这一现状,指出:“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