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党课讲稿: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2023-10-23 456

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党课讲稿: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这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对谋划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根基。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意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直接关系人类自身命运。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面对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作出的智慧选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表现为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料来源和生存环境,同时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也深刻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和演化过程。当人类活动符合自然规律、在生态环境承受限度内时,自然就会促进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反之,当人类对自然过度开发利用甚至造成伤害时,人类生存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平衡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不断夯实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人类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带来了生态环境破坏。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党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程度是衡量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尺度。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推动了人类文明形态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跃进。但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异化劳动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立起来,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缺乏坚实的自然生产力基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优秀成果的借鉴和超越,使我们能够克服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弊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党课讲稿: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7523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