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专题党课(弘扬丝路精神)
2013年秋,西行哈萨克斯坦、南下印度尼西亚,先后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即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开启了国际合作的崭新篇章。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也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和平发展的窗口,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全球化打开了新的空间。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强调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仅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在“一带一路”的广阔空间中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的实践举措和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都带有新发展理念的深厚底色,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思路,这表明新发展理念对于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和发展模式调整具有重要的引领价值,将有力鼓舞世界人民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一带一路”打开创新空间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是贯穿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的重要关键词。2017年5月14日,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就强调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十年来,我国与共建国家不断加强创新合作,共同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从中葡共建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实验室到中埃合作培育的黄色麦浪,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创新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为推动全球数字发展,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智慧城市、移动支付和跨境电商等数字经济领域开展广泛合作;面对发展中国家可能遇到的技术壁垒,中国支持共建国家建立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组建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有力推动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在共建国家转移转化;面对一些国家创新人才匮乏的困境,中国举办一系列科研交流和培训活动,助力共建国家创新人才培育和成长。
实践充分证明,创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为共建国家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面向未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更加需要我们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构建创新氛围,汇聚全球优质创新力量,让创新要素充分流动、创新潜能不断释放,以创新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各国打开新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