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电力行业专题党课讲稿
能源电力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能源电力行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时代新征程上,能源电力行业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也同样蕴含新机遇新发展。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新时代能源电力强国,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能源保障。
一、深刻认识能源电力行业发展新形势
“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能源安全是保障国内能源供应的经济问题,也是国家战略问题和国际战略问题。新时代十年,我国煤、油、气、核、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不断完善,煤炭先进产能有序释放,油气行业持续增储上产,核电装机规模稳步增长,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从2012年的33亿吨标准煤,增长至2022年的46.6亿吨标准煤,有力支撑了我国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能源供给的能力和质量显著提升,有效保障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但与此同时,持续保障能源安全供给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能源供需平衡的难度加大。202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54.1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一,但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仅为经合组织成员国的65%,不足美国的40%。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仍将持续刚性增长。受制于资源禀赋,能源供应局部紧张问题时有发生。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压力提升。2023年上半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3亿千瓦,占我国总装机的48.8%,未来仍将高速增长,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的“双高”特征与系统尖峰负荷增长较快、新型负荷随机性强的影响日趋显著,各类灵活调节能力建设滞后,系统平衡问题更加突出。我国石油、天然气进口量均居世界第一,对外依存度分别超过70%和40%,在能源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问题大环境下,能源进口安全风险显著增高。同时,极端天气发生的强度和频率持续增加,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显著。
“绿色低碳发展,这是潮流趋势,顺之者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发达国家高耗能、高排放的老路行不通,延续过去主要靠化石能源的路子也很难持久。新时代十年,我国能源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非化石能源发展不断提速,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和在建核电装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2022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7.5%,比2012年提高了7.8个百分点。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煤电“三改联动”改造规模超过4.85亿千瓦,90%以上的煤电机组达到与天然气发电相当的排放水平,全国火电厂平均供电标准煤耗从2012年的326克/千瓦时降低至2022年的300.7克/千瓦时。但与此同时,能源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压力也前所未有。全球气温升高趋势明显。2022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平均高出约1.15摄氏度,今年7月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已多次创历史新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指出,为将全球温升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仍能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仅剩2500亿吨,如保持目前碳排放水平,仅相当于不足7年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能源电力行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我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只有30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碳排放强度下降幅度之大、难度之大,前所未有。而能源活动是我国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电力行业承担了最繁重的减排任务。加快构建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既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又能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能源转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面对能源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紧密关系,我们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全面谋划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破解资源环境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