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就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具体实际,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坚实的实践基础。我们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基础,担负好新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时代产物,也是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思想结晶;既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成果的创新发展,也是借鉴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有力彰显。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极大丰富、拓展了党的文化建设理论,是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铸就了中华文化新辉煌,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催化剂”和“助推器”。
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活动”,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明起源、文化本质、精神文化生产发展规律、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和多样性、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和阶级性、无产阶级掌握和巩固文化领导权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一系列文化理论,强调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要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等,不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作用和意义等的规律性认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提供了重要思想源泉;习近平文化思想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重大理论创新达到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