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塑造新时代人才强国体系化竞争力
2023-12-05 328

党的二十大描绘了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强调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代表着党对强国建设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认识的新高度,为全面认识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精准做好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理解蕴含其中的战略考量、科学内涵、实践要求,切实增强深入贯彻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一、统观大局、识变应变,把握全球人才发展与竞争新态势

人才集聚是国家繁荣兴盛的重要标志。人类历史上,人才聚散系于国运兴衰,人才总是聚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国家和地区。16世纪以来,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先后成为全球科学中心,同时也是人才中心。二战以后,美国以更大力度吸引全球人才,迅速从中获取巨大收益。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文明的未来充满复杂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安全性。全球创新空前密集活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重塑全球科技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布局大科学、构筑大平台、凝聚大团队、催生大成果成为各国战略选择。全球人才事业与人类文明发展在变乱交织中相互激荡,大国博弈更加激烈复杂,各方面人才资源争夺日趋白热化,更加彰显了人才作为引领发展“第一资源”的战略价值。

全球竞争根本是人才之争。随着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暗流涌动,国际人才竞争对抗更加激烈。从贸易战到科技战再到人才战,美西方对我全面遏制打压势头不减、手法花样翻新、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如限制我国科学家和留学生赴美签证、恶意攻击人才招聘计划等。近年来美国推行的“小院高墙”既是技术封锁,更是人才阻隔。我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但在国际人才竞争中仍处于被动。据统计,全球7800余家活跃的国际科技组织中,总部设在美国的超过10%,达908家。比利时、英国、德国、法国均超过400家,我国仅有10余家。美西方在一些国际科技组织相关领域,频频以人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政治化议题挑起事端。高层次复合型国际治理人才不足,对我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构成基础瓶颈。

党中央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其中,人才强国是基础、是根本、是依托。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人才工作事关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能否把各方面优秀人才有效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考验国家人才体系化战略能力。面对人才发展战略环境新变化,要充分估量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与我国高质量发展历史交汇的重大影响;充分估量中美战略博弈、俄乌冲突等对国际人才开放信任合作的深刻影响;充分估量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对人才现代化的深远影响,始终把国家人才发展放在自主培养的基点之上,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谱写人才强国新篇章。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讲稿:塑造新时代人才强国体系化竞争力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014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