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党课讲稿:从中华文明连续性看“走自己的路”的三重逻辑
2023-12-21 316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唯有置身于奔流不息的中华文明长河,深刻把握其连续性,才能真正理解坚持中国道路的必然逻辑,从而坚定不移地走好自己的路。 

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奠定了文明研究的理论基础,从物质实践出发揭示了文明演进的内在规律,肯定了社会实践是文明演进的本质和动力,诠释了文明发展的历史性和继承性特征。马克思主义还从根本上突破了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观,明确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特征,指明其他国家可以走上不同于西方文明的发展道路,创造出不同于西方的文明形态。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我们基于中华文明连续性,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逻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种文明是各民族历史探索和开拓的丰厚积累,也是今天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深层指引。”盛世中华,何以中国?以其滴水成涓、千年积淀,以其代代相传、不折不崩。在漫漫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中华文明。这一文明具有许多突出的特性,其中,最为鲜明的特性就是它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不仅体现在时间维度的延续上,更集中在中华文明要素内在的根脉延续上;不仅表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韧性和活力,更蕴含了中华文明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强劲力量;不仅承载着历史,更沟通了现实与未来、决定了中国必然选择的道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五千多年历史进程表明:人类文明的演进归根到底是历史实践的演进,人类实践活动多样性和差异性决定了人类文明样态必然是“百花齐放春满园”,必然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西方中心主义的文明观不但无法正确理解人类文明发展历史,而且会导致模式化、侵略性的文明样态。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传承”品格,才能读懂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鲜明特性和独特价值,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正确道路的渴望和追求,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中华文明内在预示着中华民族的独特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深层指引。今天,我们走自己的路,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揭示的客观规律,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党课讲稿:从中华文明连续性看“走自己的路”的三重逻辑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178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