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当好特区护“粮”人 ——致敬拓荒牛奋斗者的故事
2022-03-11 151

用心当好特区护“粮”人


——致敬拓荒牛奋斗者的故事


  “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自从上世纪80年代投入特区建设的大潮中,干上与粮食相关的工作后,这句话就一直是深粮集团前负责人曾光的座右铭。他不仅跑遍了全国所有的产粮地,还亲自到田间地头收粮食,一心一意当好特区护“粮”人。


  曾光1981年第一次踏足深圳,正遇上深圳开始大搞基建的时候。“当时罗湖那边已经有了不少的高楼大厦,在建的工地也非常多,整个城市生机勃勃,很新鲜也很有朝气,看了以后很让人兴奋”,此时的曾光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想办法调来深圳工作,“而且我相信有改革开放的好政策,靠近港澳的深圳特区一定会越办越好”。


  1984年,当有一个调到深圳市粮油公司的机会摆在曾光面前时,曾光毫不犹豫地投入了特区的怀抱。当时的深圳粮食局办公楼在罗湖区的东门老街上,办公条件很差,曾光拿着商调函第一天来单位报道时,心里还是有不小的落差。“第一感觉是还不如我原来的单位河源财政局的办公楼漂亮,而且也没地方住,之前太向往深圳了,都没有实地考察一下”,但既来之则安之,曾光还是很快就安下心来开始了自己在深圳的打拼生活。


  没过多久,曾光所在的单位就迎来了改革。随着全国各地大量建设者不断涌入特区,深圳人口井喷式增长带来口粮需求暴增,但深圳远离产区、要素稀缺、储备不足等不利因素增加了供应保障难度。为解决深圳人“米袋子”的需求问题,1984年,深圳率先于全国实行粮食经营体制改革,取消粮食统购统销和粮食票证管理。深圳市粮油公司更名为深圳市粮油贸易公司,由深圳市人民政府直接领导。


  “当年很多来深圳的人并没有把户口迁过来,那时候我国粮食是凭票供应,户口没过来,粮食关系就没有,没有粮食关系就没有粮票,没有粮票就没有口粮供应。”曾光回忆说,几百万人的口粮,怎么办?这是个坎!为迈过这个坎,深圳就率先取消粮食统购统销,实行放开经营。


  深圳不产粮,粮食全靠外地供应。由于是计划经济时代,内地并没有义务给深圳调粮,为保障粮食供应,需要全国去找粮。


  “国内所有的产粮地我都跑遍了,有时候大半年都在外地跑,没有回过家。”曾光说,“为了保证粮食质量,我们还自己到地里收粮食,最后产粮地的农户都和我成了‘老相识’。我一个南方人,冬天去北方下乡收粮真觉得冷呀!有一年在河南脚都冻伤了,完全是麻木的,忙完之后才发现路都走不了”。


  在曾光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深圳的粮食储备不断增加。正因如此,深圳率先取消粮票时,大家担心的“抢粮”现象并没有出现,价格也没有飞涨,实现了改革的平稳进行。


  后来随着特区的快速发展,深圳粮油储备品类不断增多。2009年11月,深圳市政府向公司下达了1万1千多吨的食用油储备任务,并且要求1个月内完成。


  这个任务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除了时间紧任务重外,深圳当时也没有可供储藏食用油的油罐和仓库,加上油价波动很大,大家都谈油色变,弄不好会导致公司严重亏损,风险很大。但当公司董事长找到曾光时,曾光并没有退缩,“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作为国有企业,关键时刻必须要能够站出来,履行好职责和使命,踏实做好一件事,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曾光带领同事们动用各种关系和渠道迅速联系好货源,并租借中储粮的专用油罐,经过四处奔波和多方努力,终于在短短一个月内顺利完成了政府下达的食用油储备任务。不仅如此,第二年由于食用油价格上涨,这批储备油还为公司赚了上千万元。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粮食是根本,一定要把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让曾光欣慰的是,这么多年来,由于踏踏实实做好粮储工作,深圳没有出现过一次“抢粮”“抢油”现象。


  不仅如此,近十年来,深粮集团粮油类营业收入增长10倍,利润增长30多倍。集团还顺利完成了与深圳市深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成为“地方大中型粮企整体上市第一股”。而这一切,都让曾光这个特区护“粮”人备感自豪和骄傲。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用心当好特区护“粮”人 ——致敬拓荒牛奋斗者的故事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42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