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报告:走向全面繁荣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文明兴则民族兴,文化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坚持自信自立、守正创新,提出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飞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撰写的《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报告:走向全面繁荣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一书,坚持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全面展示了新时代以来我国文化理论和实践发展成就,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提供了参考。
“第二个结合”开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高度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提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号召,同时还指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根本方向,为“第二个结合”的正式提出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二个结合”不仅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也开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局面。本书课题组成员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大历史观重建中国历史叙事,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当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住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成为全国人民的普遍共识。本书基于全国大规模抽样的居民问卷调查数据、农村调研数据以及文化作品评论的大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显示,84.05%的居民认为,比起发展流行文化,我们更应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具体形式方面,八成以上居民认为应该从娃娃抓起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同意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作为儿童基础教育读物。年轻人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更加积极的态度。
张志强介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取得了突出成绩:一是创造符合时代特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形式,发挥道德教育功能。二是运用新媒体、新平台创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美学形态,发挥美育的社会功能。三是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礼乐传统,创造适应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新礼乐实践。四是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情感认同的资源,创造出团结全体中华儿女的文化实践。五是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历史经验,讲好中国故事。
张志强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连续性的视野理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与中华文明现代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接续奋斗”的连续性历史观从根本上理顺传统文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三者的关系,以历史主动精神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数字文化成为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阵地
“重视和加强文化数字化建设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本书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以来近50次重要讲话、贺信和《习近平著作选读》的深刻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文化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将文化建设置于工作突出位置;多次强调数字文化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时间脉络的连贯性、释义范围的广泛性和理论深度的递进性等多个维度全面描绘出中华文明现代形态的数字画像。
本书课题组成员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执行负责人李河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丰富发展的数字文化政策体系,为推进我国实现从“在地文化中国”向“数字文化中国”的转变提供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政策保障。“在地文化中国”是指一切以物理形态存在的文本形态,包括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海量的纸介出版物,以及各种艺术表达形式,等等。与之对应,“数字文化中国”是指所有这些文化内容的数字化。
新时代以来,我国数字文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谱写了辉煌篇章。本书展示了几组重要的事实和数据:
作为数字文化基础设施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对文化遗产和文物进行数字化采集和文化基因提取、三维数字化存档,为数字文化资源社会化开发和全民共享奠定基础。
数字文化平台成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的重要主体。2022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12.03亿,广播电视全行业数字化业务占全部收入的71%;数字文化产业规模约为6.8万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营收收入的41.47%。
“数字文化中国”不仅是个国内现象,它同时意味着中国文化在国际数字传播领域的存在。我国已经建立起全球最大的全民性文化创作和发表平台,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游戏生产国和网络文学输出国。
2020年11月3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预计到2035年,我国数字文化产业营收在文化产业总收入的占比将达到八成。本书认为,2035年建成的文化强国必然蕴含着数字文化强国的内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定蕴含着数字中华文明的内涵。
人民文化实践成为新时代文化发展的鲜明特色
近年来,我国社会涌现出大量生动的文化实践活动,比如前几年热门的广场舞,去年特别热门的村超、村BA;比如火到海外的中国短视频和网络小说;还有越来越多的非遗和民间艺术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进入时尚生活。
这些经由互联网和新技术变得全球闻名的实践活动,在很长时间里没有一个概念能够进行整体概括。本书提出一个新概念“人民文化实践”,并认为这一概念源自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导向,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的重要体现。
本书课题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丁国旗表示,“人民文化实践”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历史、传统和社会经验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的文化创造、传承和交流活动,包括各种传统文艺、民间艺术、手工艺、节庆活动、习俗、传统食品、口头传统、自媒体以及其他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表达形式。这种实践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情感,也是他们与外部世界互动和自我认知的途径。
基于对“文化”的不同理解,人民文化实践有众多的分类标准,本书将其分为6类:物质遗产、演出及节庆活动、工艺美术、文学及新文艺、文化旅游、文化体育。从分类可以看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主要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都是人民文化实践的具体表现。
丁国旗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文化实践在增进人民群众的四个认同方面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人民文化实践以文培元,增进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以文铸魂,增进人民群众的思想认同;以文弘业,增进人民群众的理论认同;以文立心,增进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文化实践的方式和载体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网络文学、影视作品、新媒介、乡土文化资源等领域的发展都反映出人民文化实践的活力和创新性。而从网络热词热度的研究可以看出,这种文化实践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认可度正在逐年增加。本书认为,这种现象既代表了社会的发展趋势,也体现了文化与人民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是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价值观念。因此,深入研究“人民文化实践”不仅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社会的文化现象,还有利于为政策制定和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这一梦想需要承担怎样的文化使命?对这个使命之问的探索和解答,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发展的主导线索。正如本书所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百年探索和奋斗,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历史基础。这个伟大飞跃从文化意义来看意味着要成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从文明意义来看则意味着要为当今世界贡献一种‘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的文明典范。”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报告:走向全面繁荣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9725.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