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研讨发言提纲
去年七月,国家主席在四川考察时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的首要任务。他特别强调了四川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的双重责任,希望四川能够成为西部地区创新的领头羊,为西部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和动力。今年一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深入阐述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今年三月五日,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发展新质生产力。四川必须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新的生产力理论引导四川的发展实践,努力在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领先地位。
一、深刻认识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
在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必须深入理解和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一核心问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习近平总书记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对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理论概括和战略部署。从“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再到“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体现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连续性和时代性,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概念的提出,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还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始终坚持运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指导实践。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引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反映了我国经济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突破的新时代特征,顺应了国内外发展大局相互交织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质生产力意味着生产力的质的跃迁,是以创新为主导,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有质的区别,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颠覆性变革,要求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上全面创新,实现生产力驱动方式、作用方式、表现方式的全方位变革。简而言之,新质生产力是新型劳动主体与新质劳动客体的有机统一,是一种更高水平的现代化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性力量,也是关键路径和动力支撑,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能够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激发多样化、高品质的需求,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