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研讨发言提纲
3月5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的审议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型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我们必须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并推动生产力的创新与发展。在此过程中,人才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们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在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主导和人才驱动这一新赛道上取得突破,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创新人才的新要求、人才发展的新质量,以及科技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政策链的深度融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坚定决心,攻坚克难,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凝聚各方力量,为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深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必须始终聚焦科技前沿,保持持续攻关的决心和毅力。正如黄旭华先生、朱有勇院士和顾方舟先生等杰出代表所展现的那样,他们不仅是推动科技自主创新的典范,更是引领生产力跃迁的先锋。为了在新质生产力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我们必须前瞻性地布局人才工作。结合新兴产业的规划与发展战略,我们必须走在引才聚才的前列,提升人才引进的策略,精确瞄准,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人才培育的基地,优化专业设置,创新培养模式。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一批敢于打破思维定式,敢于探索未知领域的战略性急需人才和高水平复合型人才。通过吸引和集聚各类创新型人才,我们将持续释放“人才红利”,实现更多原创性突破,推动从“0到1”的科技创新,以及从“1到10”的颠覆性跨越,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