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三大全球倡议”的中华传统价值观底蕴
2024-04-08 390

党课讲稿:“三大全球倡议”的中华传统价值观底蕴

当前,人类正面临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变局背景下全球价值赤字凸显,人类对于什么样的价值观能引领历史发展潮流和破除全球治理困境莫衷一是,甚至相互攻讦,纷争不止。全球各大文明及其衍生分支,由于历史与实践的不同,价值观必然不可能完全同质。价值观相异本不是合作难以达成的原因,因为世界上本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价值取向,但价值观混乱却会导致意识形态对立,进而引发猜忌。所以,人类需要蕴含求真务实、热爱和平、开放包容等价值观的知识公共产品,以应对大变局时代的混乱与困难。

针对大变局时代的多重全球治理困境,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形成了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三大全球倡议”。“三大全球倡议”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最新成果,蕴含着时代所呼唤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根植于中华传统价值追求,具有鲜明的中华特性,其中求真务实的传统价值观孕育了全球发展倡议,热爱和平的传统价值观孕育了全球安全倡议,开放包容的传统价值观孕育了全球文明倡议。

全球发展倡议蕴含求真务实价值观

时代呼唤求真务实的价值观。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景,然而随着近年来大国博弈加剧,国际体系持续变动,世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愈发不容乐观,全球团结发展的共识已然被大幅削弱,发展失衡成为当前世界经济的典型特征。现在,正当各国携手共进探求发展之路的关键时刻,然而西方却掩耳盗铃,拒绝与“全球南方”共同应对现实困难,反而利用结构性优势在全球进行收割,这无异于饮鸩止渴,表明西方难以求真务实地直面全球发展困境,无意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全球发展倡议蕴含求真务实价值观,能够引领人类正确获取物质财富,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西方获取物质财富和现世幸福,早期是通过殖民掠夺积累了原始资本,后来是通过长期殖民建立起的结构性体系压榨,在资本主义“中心—边缘”结构的世界体系中源源不断地获取财富,存在先天的不义性。时至今日,面对国际发展困境,美西方依然只顾维护自身利益,拒不务实承认现存国际制度的不合理性,滥用基于霸权的金融权力收割世界,使得“全球南方”的发展问题雪上加霜,全球发展愈发失衡,世界正在进一步远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愿景。这种出于私利、竭泽而渔般获取物质财富的价值取向,多年来使得各国出于物欲目的伐交频频,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当下,无道德束缚争抢财富的价值取向引发诸多混乱,带来了严重的价值赤字。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讲稿:“三大全球倡议”的中华传统价值观底蕴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9148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