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研讨发言提纲
2024-04-09 279

新质生产力研讨发言提纲

在今年全国两会的隆重召开期间,国家主席、总书记在参与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的审议工作时,明确提出了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推动新型生产力的健康发展”,并着重指出,必须“避免盲目跟风、防止泡沫化倾向,同时不宜机械复制、搞一刀切”。这一“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与“不搞一刀切”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辩证哲学,为推动我国新型生产力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全面把握生产力发展中的量变与质变关系、劳动者主体与劳动对象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互动规律,努力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一、生产力的演进呈现出连续性与跳跃性的完美融合

生产力作为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所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劳动生产力随着科学与技术的持续进步而不断发展,这一进程体现了连续性与跳跃性的有机结合。生产力的发展变革,既是量的积累,也是质的飞跃,二者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生产力发展的完整画卷。

在生产力的质变过程中,我们既看到旧有生产力的逐渐衰退,也看到新兴生产力的蓬勃兴起。同样,在生产力的量变过程中,也伴随着阶段性和局部性的生产力质变。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生产力的量变与质变,而应将其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

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注重提升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不断优化生产资料,特别是加快生产工具的更新换代。同时,我们还要稳步推进生产组织方式的完善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以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最佳组合和高效运作。

新质生产力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它建立在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的科技革命基础之上,是在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技术的不断演进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与跳跃性的统一关系,既要避免盲目追求技术先进性,也要充分肯定技术创新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我们才能够推动经济实现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在生产实践彰显劳动者作为主体的卓越地位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质生产力研讨发言提纲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9164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