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深刻理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历史意义
2024-04-23 541

党课讲稿:深刻理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历史意义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推动生产力变革和生产关系重塑的基础,是引领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的根本动力。今年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备受关注,是大家广泛热议的焦点。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纵观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经历磨难和屈辱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这些成就不仅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为全球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全球发展格局的调整以及国内人口结构等因素的叠加,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面临了一定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探索新的发展“动能”来撬动经济社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前对新形势下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谋篇布局,如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等。这些重大的战略举措已经在本质上将“创新引领”这一核心理念深刻融入其中。以数字经济发展为例,从2019年到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36.2%跃升至41.5%。《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推动了我国传统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同时,在技术突破以及生产要素配置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近些年在若干新兴和未来产业领域(如新能源汽车、电池、光伏、量子技术等)持续发力,技术上也在实现从跟随到并行竞争,再到领先的转变。特别是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资源配置方面,我们走在了世界前列。

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在新技术领域的积累突破以及生产要素的创新配置为产业的转型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工信部数据显示,2023年前十个月,以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主的新兴业务实现收入3012亿元,同比增长20.5%;“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数超8000个,5G应用已融入67个国民经济大类等等,这为各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重要的要素支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等等。显然,这些技术、要素和产业的积累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动能”。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讲稿:深刻理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历史意义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9314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