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课件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亲自为广东现代化建设定向导航,赋予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要求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一年来,大湾区建设围绕“一点两地”全新定位,粤港澳加快融合发展,软硬联通不断拓展,“北上南下”双向奔赴,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平台建设如火如荼,大湾区“路畅、人兴、财旺”。2023年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综合实力和集聚效应显著增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由珠三角9市和港澳组成的大湾区,从基础设施到产业集群,从合作平台到科技创新,向新向上,步步进阶。
今年恰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实施5周年。新时代新征程,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围绕做实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的全新定位深化粤港澳合作,更好发挥大湾区支撑带动作用,聚焦教育、科技、人才、营商环境、企业治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深化改革,在持续推进双向开放中增加经济纵深,有效激活广东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是根本动力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建设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为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与国内其他区域相比,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建设既有独特之处,又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港澳具有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的独特优势,大湾区是国内市场规则体系与国际市场规则体系的对接与转换之地。另一方面,大湾区是在“一国两制三法域三个独立关税区”的条件下建设的,粤港澳三地在法律体系、制度规则、管理理念、市场习惯等方面不尽相同,构建大湾区统一大市场,与港澳自由港的开放便利市场体系相比,大湾区内地城市在市场准入、行业监管、行业标准、司法服务和保障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