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保护工作总结
2024-05-29 460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市文广新局、区文体局的领导下,我区认真贯彻落实非遗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以普查申报为基础,以培训提高为抓手,以宣传展示为载体,以传承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我区的非遗和xx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一年来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一、xx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1、完善非遗传承体系

我区现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市级项目3项,省级传承人3人,市级传承人5人,区级项目28个,传承人39人,已经建立起省、市、区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并能做好行政区域内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工作;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丰富和整合;建立并完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并按期公布并予与保护。

2、建立非遗产档案和数据库

xx年开展海洋文化和民间文学非遗专项普查,共收集非遗线索947余条,涵盖17个门类100个种类,普查重点项目407条。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开展项目保护抢救和传承创作,组织本区文史专家编撰《xx非遗2》。在xx区文化馆网站建立非遗数据库,对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项目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并积极收集有关实物资料,建立xx文化遗产档案,进行妥善保存,并且做到定期完善更新。

3、开展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

组织我区省市传承人参加xx年xx市提高非遗传承能力培训班。xx年7月“古乐薪传——xx南音暑期夏令营”“xx年xx区武术、宋江阵暑期公益培训班”“xx文化走透透——宋江阵太祖拳夏令营”分别在xx区振声南音传习中心、xx柯公司、xx小学举办。连续三年举办南音骨干提高班培训,聘请市南乐团等专业老师授课。多次利用暑假举办少儿农民画夏令营,先后培训学生数十人。以此,帮助我区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4、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单位建设

完善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传习中心(所)建设标准和评估细则,进一步明确责任,规范管理。以现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基础,以学校为依托,以传承人为中心,完善提高了xx村拍胸舞传习中心、xx南音传习中心、xx区xx宋江阵传习中心等一批传习中心。实施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按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规范要求,分批次、有重点地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开展xx区第二批民俗文化人才和第二批区级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评选工作。出台《xx区文化和旅游局关于xx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考核的细则(试行)》、《xx区文化和旅游局关于xx区民俗文化人才考核的细则》(试行),组织考核小组对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和区民俗文化人才,进行严格考核,给予经费扶持,对无正当理由不履行传承义务的传承人,按照相关规定,视情况降低经费扶持标准,甚至取消其传承人和民俗文化人才资格。优先推荐合格的各级非遗传承人参与我区民俗文化人才的评选。

(二)做大做强特色非遗项目

1、开展农民画的保护与提升

(1)培育人才,为农民画发展积蓄后备力量

区文化馆举办xx农民漆画高研班,发动广大爱好者加入创作队伍,通过培训活动,吸纳农民画新作者3人。聘请漆画专家开展培训活动,针对农民画特色,开展画稿创作、修改提高和漆画技术讲授,举办专题讲座。推动农民画进课堂工作,继续举办农民画令营,依托xx市xx中学举办夏令营,聘请非遗传承人进行授课辅导,创作加强后备人才培养,树立典型,推动拔尖人才培育,评选2名区级传承人,并推荐多人参加市级传承人评选;组织申报区民俗文化人才,在第二批xx区民俗文化人才评选有3人获批。

(2)创作精品,实现农民画历史性突破

坚持把精品创作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强化精品意识,同步推进纸质农民画和农民漆画的创作,一年来,创作农民画作品30余幅,农民漆画作品30余幅,其中4幅作品入选陕西户县、上海xx和xxxx等地举办的全国农民画展和农民画艺术节。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保护工作总结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9543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