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主题党课讲稿: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
青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性根本性力量。我们今天要围绕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学习体会青年干部在党的历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干部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更好地培育我们的青年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青年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
可以说,培养、发展青年干部是我们党进入新时代以来,回答毛泽东同志“红色江山接班人之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掷地有声的回答。我们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要求用“大人才观”的视野来考量优秀年轻干部、党员和各方面的人才,特别是把培养青年干部当作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大计。
一、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的基本依据
(一)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都对“抓好后继有人”的问题有过许多精彩论述。比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其中,“完全取决”与“正在成长”是两个关键词,即我们要把青年人才的培养,既作为工人阶级的根本大计来看待,也作为整个人类社会的战略性力量来看待。
列宁同志也指出,任何政治如果没有人员的任命和调动,就无法执行;任何政治问题都有可能是组织问题,政策是由人执行的。从列宁同志的论述当中,我们也发现,组织路线是政治路线的坚强保障,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培养高素质的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是由青年来实现的。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更是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可以说,我们党正是在延安时期通过汇聚各方面的人才、力量,特别是吸引青年人才,才使得党员队伍不断壮大,为党赢得后面的一个个胜利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2.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深刻体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都非常重视青年在人类历史发展当中的作用。比如,恩格斯指出,我们的未来比任何时期都更多地取决于正在成长的一代,因为他们必须解决日益突出的矛盾。列宁同志指出,我们是未来的党,而未来是属于青年的。我们是革新者的党,而总是青年更乐于跟着革新者走。我们是跟腐朽的旧事物进行忘我斗争的党,而总是青年首先投身到忘我斗争中去。
可以说,无产阶级青年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特点是革命性、先锋性、斗争性的。在人类历史上,青年总是冲在革命、斗争的一线,其使命是变革创新、冲锋在前、勇毅担当,主要扮演着生力军、先锋队、突击队的角色。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深刻认识到无产阶级青年的重要作用为基础,我们这个政党才能够在党的建设方面尤其重视发挥青年的作用。所以说,青年是推动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的战略性力量。
(二)历史逻辑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贤任能智慧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在悠久的历史中非常重视选贤任能,特别是选拔那些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才。比如,《墨子》记载了我们崇德尚贤的政治传统,提出“尚贤者,政之本也”;《礼记》体现了德才兼备的选人导向,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贞观政要》强调量才授用的用人之道,提出“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唐摭言》表达了唐太宗李世民对于海纳百川的吸纳机制的欣喜,提出“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
2.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百年经验
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来看,我们这个党自成立之初就具备了鲜明的青春基因。五四运动发生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其蕴含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近代青年的力量。
我们党成立之初,一大代表平均年龄为28岁,都是奋发有为的热血青年。那些怀揣着初心、使命和梦想的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年轻人,对我们党的建设、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红军长征时期,我们党的主要领导人平均年龄仅为31岁,红军将领平均年龄为25岁,其中9位后来的新中国元帅平均年龄为36.5岁,8位大将平均年龄为31.7岁。可以说,在革命战争年代,鲜明的青春基因是我们这个党具有彻底的革命性、斗争性、先进性的重要因素。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的不同历史时期,我们都非常重视根据时代的主要任务来选拔优秀的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比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把培养大批的新干部作为一项战斗任务,提出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培养无产阶级接班人是我们党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提出干部要做到又红又专,即讲政治、有专业能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要把培养大量的青年干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特别提出了“干部四化”、“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以及“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并提出了好干部的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为各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成长提供了根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