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献血日科普宣传知识应知应会
2024-06-20 118

世界献血日科普宣传知识应知应会

 

献血是一件献爱心的事情,血液是充满我们身体的液体,也是一切生物的源泉,血液的缺失对一人的影响不可谓不大,所以诞生了献血这样有爱心的活动,为其他人的生命带来希望和奇迹,世界上有世界献血日这么一个有意义的日子,话不多说,下面是世界献血日是为了纪念谁,来一起看看吧!

 

一、世界献血日是哪一天?

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为鼓励更多的人无偿献血,宣传和促进全球血液安全规划的实施,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国际输血协会将2004年6月14日定为第一个世界献血者日。

2004年5月24日,在第五十八届世界卫生大会上,192个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通过决议,决定认可“世界献血者日”为国际性纪念日。2004年5月24日,包括世界卫生组织192个会员国的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认可世界献血者日为每年在国际上庆祝的一天,以促进全球自愿献血。

血液安全对于卫生服务非常重要,它既可以挽救大量的生命,但也可以因为通过输入不健康的血液传播许多疾病,如:艾滋病、乙肝、丙肝、疟疾和梅毒等。因此,可靠和安全的血源对公共健康至关重要。

世界献血者日全球还有不少国家的血源存在安全隐患。数字显示,全球有超过4000万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5%至10%是因为输入了不安全的血液导致的。在发展中国家采集的血液中,乙肝、丙肝以及梅毒的感染率仍居高不下。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各国开展输血战略,确保血源安全可靠。

 

二、献血是什么?

血液是活的细胞,迄今尚无法用人工制造。因此,医疗所需的血液,只有靠人类用爱心提供。献血,就是我们同胞以互助的精神,为拯救需要输血的人,献出自己的血液。

 

身体里有多余的血吗?

平均每个成年人有4-5升血液(4000-5000毫升),其中80%左右在血液循环系统内流动,20%左右的血液贮存起来用于补充。健康的人可以定期、适量的献血,每次献血200-400毫升,一年献血2次是安全的。

 

献血会影响体力吗?

人体内的血量约占体重的8%,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身上大约有4800毫升的血。换句话说,一次献血200毫升,只占身体血量的20分之1,而且,前面说过献完血后,可以帮助血液的新陈代谢,通常在短期内便可全部补充回来。所以,只要您能通过献血前的健康检查,献血对身体是绝对没有损害的。

 

三、世界献血日是为了纪念谁?

世界献血日是为了纪念发明ABO血型系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尔·兰德施泰纳,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国际输血协会将2004年6月14日定为第一个“世界献血日”。

 

今年“世界鲜血日”的主题是“鲜血,赠送生命的礼物谢谢你们”在颂扬无偿献血的义举之时,希望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和血液安全意识,能够得到全社会更广泛的认同唤起更多人,特别是青年人自觉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最终成为固定的无偿献血者,为临床救助生命提供更充足、更安全的血液据统计,在39个国家,100%的血液来源于自愿无偿献血者我国的无偿献血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到去年为止,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的85%,其中自愿无偿献血占了61%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希望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到自愿无偿献血队伍中来,用爱心续写他人生命。

 

通常所说的献血,多指一次采集200ml或400ml全血的过程,全血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

 

献单采血小板是借助血细胞分离机将血液中血小板分离出来,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到捐献者体内的过程,是现代献血的新理念。

 

 

四、献血之前要注意什么?

1、献血前要清淡饮食

如果你想去献血,那么在献血的前一天或当天最好不要喝酒,同时也尽量的不要吃一些油炸食品。如果吃一些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就可能会造成脂肪血,从而就会影响到血液的质量。但是在献血时候也不要饿着肚子去献血同,可以清淡饮食,吃一些馒头、稀饭等食物。

 

2、献血前不吃药

 

如果人的身体出现不适的情况下,建议不要献血。特别是在献血之前服用药物的人,那么他们的血液中就会有相应的对抗物质。这样对输血者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同时血液里面还残留一些药物的药性,能够影响到血液的功能。

 

3、女性月经期间不宜献血

对于一些女性朋友来说,如果在月经期间献血,就可能会使女性出现晕倒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女性的身体健康。所以在女性特殊的这几天里,尽量不要去献血,以免给身体造成伤害。

 

4、献血前保持充足睡眠

在献血之前一定要保证一个充足的睡眠和愉悦的心情,如果心情不好,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那么我们身体里面就会产生一些相关的激素,这些激素可能就会导致血液的质量下降。

 

五、献血对人体的好处

 

1、对心脑血管系统有良好的远期影响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力活动的减少,血稠的病人越来越多。血稠的结果就是脂肪一层一层地附着在血管壁上,最后形成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经常献血减少了体内部分黏稠的血液,再通过正常的饮水填充血容量,血液自然可以得到稀释,血脂会随着下降。血液的黏稠度降低之后,血液的流速加快,供氧量加大,人会感到轻松,头脑清醒,能够有效地降低动脉硬化、血栓和脑血管意外以及心肌梗塞等病症的发生。

 

2、可以预防缓解高粘血症

献血可以使血液的黏稠度明显的降低,加快血液流速,脑血流量提升,从而达到缓解和预防高黏血症的目的。男子献血可以减少癌症的发病率,同时经常的献血,可以改善心理健康。

 

温馨提示

献血后需要休息,不要急起,并要用棉球加压穿刺部位15分钟左右。若针眼周围出现青紫色,可以用热敷来帮助消退,并注意针眼部位的卫生,最好不要泡澡,以淋雨代替泡澡,以防感染。献血后建议吃高蛋白食物、容易消化的食物,切记剧烈运动,保持睡眠充足。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世界献血日科普宣传知识应知应会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9775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