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油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2025-04-23 517

**市处于亚热带丘陵山区的湿润季风气候区,地形以山地、丘陵、盆地为主,风景秀美,物产丰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是种植油茶的好地方,也是全国油茶主产区。多年来,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坚持把油茶产业作为**市农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纳入现代农业攻坚战和乡村振兴统一部署,强力推动**油茶产业发展,“**茶油”品牌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目前,**市油茶产业面临较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立足油茶产业发展现状,针对部分企业开展了问卷调查,通过剖析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力图为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建议。

一、**市油茶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油茶总量及单产均偏低。一方面,与省内和毗邻市相比,产量偏小。从种植面积看,虽然**市油茶种植面积大,占全省五分之一以上,但从产量看,**市油茶籽产量仅占全省的六分之一,居全省中游水平。与毗邻的市相比也存在不小差距。另一方面,亩均产量偏低。**市油茶籽按全部面积计算,亩均产量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八成,低于省内其他兄弟市,单产总体偏低。

(二)投入成本大收益低。一方面,资金投入跟不上,部分油茶林管理不善。油茶基地前期建设一次性投入较大,每亩需投资3500元左右,回报周期较长,要等到5~6年才挂果,8年达到盛果期。受管理跟不上、大小年、气候、偷盗和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油茶产量严重不足。据调查,有不少种植户因后续资金投入跟不上,经营困难,部分油茶林管理不善。另一方面,人工成本大,亩均收益低。全市280万亩油茶林中,有165万亩为20世纪种植的老油茶林,80%以上属于低产林。由于缺乏劳力和资金,这些老油茶林大部分采用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存在“人种天养”的现象,平均每亩产油量不足5公斤,亩均收入700~800元左右。虽然高产油茶林丰产期亩均收入要高一点,但由于油茶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仍依靠人工完成,劳动力成本非常高。据调查,人工成本约占销售收入的50%以上,如果加上肥料等成本,种植成本高达70%~80%,扣除资金、劳务、管理等成本后,种植企业(户)实际收益非常低。

(三)销售不畅渠道不宽。由于2023年油茶获得丰收,茶油销售困难显现,被调查的940户油茶种植企业(户)中,有70多户被调查户反映茶油销售困难、销路窄的问题,过去“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情况难现。尤其是精炼茶油销售更加困难,13家规模加工企业调查时仍有近千吨茶油(含浸出油)库存,瑞金绿野轩则有大量库存油茶籽。究其原因,一是市场售价过高,消费群体缩小。近年来,茶油价格每年一个新台阶,物理压榨“土茶油”每市斤从30元一路涨至80元,东部县(市)甚至高达100元;精炼压榨茶油有的达115元,工薪阶层难以接受,消费群体和消费市场有所缩小。二是消费观念难转变,精炼茶油缺信任。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大多数消费者宁可选择“土茶油”也不愿购买精炼茶油,认为直接从油槽下榨出来的油是最天然最生态最绿色的;由于对精炼加工工艺、加工环节的不了解、不透明,认为精炼茶油有掺杂其他低端油品和杂质,或加工过程可能造成营养成分损失,对精炼茶油的真实性和营养价值缺乏信任。三是合标茶油占比低,销售渠道不畅通。在**市油茶加工企业中,可生产符合“**茶油”地方质量标准茶油产品的企业仅占1.4%左右,合标茶油产量低。而大部分“土茶油”由于未取得质检报告无法进入超市、电商网站,只能通过微信和朋友圈在周边销售,销售渠道不畅通,随着新栽油茶大面积进入丰产期,产量增加,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预计销售难问题将更加严重。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市油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3132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