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党课讲稿
2023-08-24 397

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党课讲稿

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重大判断,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的深刻内涵

自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来,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认识和实践都在不断深化、强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越来越坚定,对其内在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制定的措施越来越科学,政策实施力度越来越强大,取得的成效越来越显著。

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反思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先污染、后治理”模式带来的生态环境灾难,并总结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提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同时,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不断探索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对立统一规律,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内在统一性及其规律的研究、揭示和运用,更加注重从中国式现代化全局考虑和谋划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巨大变化既来源于其实践的巨大变化,同时也推动了其实践的巨大变化,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崭新局面。新时代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我国经济体系全面绿色转型取得重大进展,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大量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及落后产能被淘汰,绿色低碳型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可再生能源比重快速上升,绿色低碳技术水平不断逼近世界前沿水平,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得到大幅推进,在原环境保护部的基础上组建生态环境部,修订完善环境法、节能法、可再生能源法等一大批相关法律法规,引入中央环保巡视、河长制等一系列创新性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体制机制保障。生态环境治理各个领域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超额完成既定的碳强度下降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快速下降、城市黑臭水体和面积较大的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沙漠化荒漠化得到有效治理,森林覆盖率从2013年的21.6%上升到2022年的24.02%。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党课讲稿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6812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