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文章: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地位和世界意义
美丽中国建设,凸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政治信念
“美丽中国”是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时代语汇,是古往今来的贯通,是政治与文化的结合。中国自古就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观念与价值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并倡导对自然界的敬畏和保护。无论是《尚书》中的“天人合一”,《庄子》中的“齐物”思想,还是《礼记·礼运》中的“大同”理念等,都在强调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平衡发展。此外,如《诗经》中的山水田园诗歌、明代山水画派作品等,也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可以说,美丽中国梦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上发展起来的,其强调保护生态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美丽中国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其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维、中庸思想,将之创造性转化为当代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伟大实践,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丽中国建设,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维护国家形象和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感。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美丽中国建设体现了从诗意栖居梦想到美丽中国现实的升华,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于塑造国家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美丽中国梦内在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通过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强调了民族文化的自信与传承。这也符合中国共产党人推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并弘扬了民族精神风貌。同时,美丽中国梦也倡导多元文化的共存与交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尊重和包容,有助于构建一个和谐、多元且互鉴的世界文明。一个拥有优美自然环境、灿烂文化遗产和稳定社会生活的国家,吸引力更强,更能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在此意义上,美丽中国梦提升了国家的形象和文化软实力,有助于增加国家的国际声誉,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国家经济、文化等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