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前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充分发挥在国家治理中财政的基础和重要作用,坚持问题导向,作为基层的事业单位,更要深入思考,在财务领域中少些老思路、老办法,多一些新思维、新活力,更好地来服务党和国家的基层事业发展需要。要在不断的财政制度改革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优方法,提升政治占位,强化政治担当。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是记录单位横纵向发展的重要风向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深入研究,能够帮助单位尽快找到问题,采取措施对症下药,提升基层工作的效率,充分合理地整合优质资源,进一步为国家完善税收财政制度、高质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思路。
二、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现存问题
(一)专业人员太缺乏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水平的提高,大量应届毕业生选择进入到技术型企业。现有的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干部结构老化,新进人员较少,存在青黄不接的现象,基层事业单位的工作开展缺乏新鲜血液的进入,一定程度上缺乏造血能力,使得财务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且大部分人员工作闲置,一部分人身兼多职,工作分配不合理,时间利用率低。因为事业单位的编制职位限制,许多专业人员无法通过笔试、面试的综合评价体系进入基层单位,现有的人员工作方法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仍然停留在报表工作上,循规蹈矩,缺乏创新思维,无法进一步实现财务制度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精细化管理,导致大量时间花费在记账上,而无法将精力放在优化财务程序中,为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带来阻碍。
(二)预算工作程序不严谨
预算编制是基层事业单位年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既是对当年财务开支的严格计算,还是对新一年工作开展的合理谋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预算编制工作中,因为临近年底,预算工作与其他领域工作错综复杂,与其他业务科室的下年工作计划实施无法分离,可能由于人员的不专业性、计划的不可实施性和问题的不可抗性,导致最终预算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无法实现预算编制的合理化和制度化。由于业务科室的不合理预估,对一些项目的经费使用范围和额度私自将金额和范围扩大,而财务工作者并不知情,年底进行决算时,因年初计划的不合理,带来许多问题,降低财务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