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这一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以坚定的历史自信、清醒的历史自觉、勇毅的历史主动,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极具前瞻性、战略性,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我们担负新时代新的使命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系统全面、思想深刻、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科学体系,涵盖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等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各个方面。
关于地位作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
关于方针原则。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要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强调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强调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强调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关于使命任务。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要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强调要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强调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强调要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自觉承担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强调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强调要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强调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强调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